教研科研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研科研> 文章

听诗歌·品课程·促成长

发布时间:2020/9/14 13:37:30 作者:金思怡 浏览量:1429次

听诗歌·品课程·促成长

                              ——探索自然之旅 体验课程之美

2020年9月11日,风清气爽,在这秋意正浓的早上,东善桥幼儿园迎来了南京科睿幼儿园郑梅园长,并带来了“自然的种子·诗意的童年——浅谈综合课程实施中自然资源的优化和做运用”的专题分享。

郑梅园长在东善桥幼儿熊进婷园长带领下参观了园所环境,她对我园门厅摆放的木质门窗、桌椅、粉柔柔的合欢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规则的石头、绿油油的草皮加以点缀,像家一样的环境布局和细节构思得到了她的高度认可。

听诗歌

“有一个小孩子每天往前走,他第一眼看到的东西,他就成为那样东西,而那样东西因为那天成为了这孩子的一部分……”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小生命与世间种种的成长性关联。儿童和他的生活之间,从来就没有一条清晰的边界,我们要创设“以儿童为中心”的环境,让他们体验真实的生活,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不断获得知识、情感、技能的发展。

品课程

郑园长分享了科睿幼儿园如何在综合课程的理念下,改造园所环境,从橡胶场地变为绿草坪、小山坡、小池塘,从较为单一的树木种类变为“春有花、夏有阴、秋有果、冬有绿”。教师们活用“自然资源”,在简约但不简单的环境中开展了“水果盛宴”、“山坡上的二月兰”、“装扮树妈妈”、“你好!哈气”等亲自然活动。从摘果子到黑卡纸上表征气的形态等等,一切都那么真实、有趣,充分诠释了陈鹤琴先生的理念:“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大自然充满了活教材,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教科书。我们要用眼睛去自己看看,要伸出双手去慎密的研究。”自然是最要的课程资源,无论是室内的自然,还是户外的绿地与游戏场地,教师需要关注的是它们实现了怎样的教育价值。户外自然空间,是否有孩子驻足、跑动、躲藏的地方?树木是否为孩子提供了多种感官经验?种植的果蔬是否与孩子的日常生活有关?孩子在种植和收获中究竟获得了什么?教师要会“用”它,借助自然资源形成一个探究、成长的环境。

促成长

端庄典雅的郑梅老师,像一把钥匙,趁你没注意的时候,把自然的大门打开了……现在我们还回味在其中,细细品味郑园长的综合课程的理念:生活、经验、整体,六个短小而精炼的字,牢记在我们每一个善幼人的心中。

同时让我们深刻的了解到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始终秉承儿童发展为本的理念,注重挖掘生活中的各种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的价值,努力优化室内外环境,鼓励和支持儿童对自然的主动探究和多元表征,努力使自然融入并充盈儿童的主动探究和多元表征,努力使自然融入并充盈儿童的生活,成为他们诗意童年的一部分。

2


1


3


版权所有©江宁区东善桥幼儿园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东善桥幼儿园 电话:(025)52742332 管理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